“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是《意见》提出的明确要求。为什么要强调“有机融合”呢?
一是强调了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关系。研学旅行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形态,在学校育人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理应成为学校课程体系中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学校课程之外的“花瓶”或“噱头”。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避免研学旅行在学校课程中的边缘化和虚无化。
二是强调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要实现全面、深度融通,而非局部、肤浅拼接。具体而言,就是要将研学旅行深入到学校课程的方方面面,既要将其融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也要将其融通到学科课程中。在我国当下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学科课程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大多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是由学科教师兼任的,因此尤其要关注研学旅行和学科课程的融通。一旦将研学旅行置于学科课程之外,其深度实施和持续发展必然很难保证。
三是强调了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融合的实施效果。通过研学旅行课程的融入,加强学校课程和自然、社会的联系,营造绿色、阳光、生机勃勃的学校课程新生态。
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有何价值
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是中西方教育的优良传统。
审视中西方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研学旅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也最为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它在教育的滥觞期就是和学校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带领他的弟子用14年时间周游列国。在游学过程中,让弟子体验“六艺”之学,感悟“仁义”之本。《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这里“习”不是温习,而是“实践”的意思。明末清初教育家颜元继承了孔子“习”的教育传统,提出了“习行”“习实”的教育思想。近代以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念,认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并针对当时“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现象,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思想,其中之一便是“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取得更丰富的学问”。
游学也是西方教育的传统。2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是这样上地理课的:他带着学生徒步向学校附近的比由仑河谷进发,学生沿途观察河谷的地貌,挖取河谷的黏土带回学校,捏成河谷的模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每学期都会带学生到森林里研学野营。在无边的森林里,学生组织热闹的篝火晚会,欣赏日落的壮美景色,观察河流冲刷形成的复杂地貌,将课堂所学和真实世界联系在一起。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研学旅行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把大规模的户外教学当作“家常便饭”,经常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四处旅游,甚至会花两周的时间带学生到欧洲漫游。
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符合心理学的基本规律。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思维运算与人的身体活动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孩子动手把物体放在一起或分开的动作,会逐渐内化为加减法的心理运算。”这足以说明实践活动在认知学习中的重要性。随着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大量经典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人的身体及其运动状态对于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性。1988年,德国心理学家弗尔兹·斯特劳克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结果发现用牙齿咬住笔(笑的面部动作)的被试比那些用嘴唇咬住笔(苦的面部动作)的被试更倾向于认为卡通片(中性)滑稽可笑,从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面部肌肉运动方式和状态直接决定了被试的认知和情感。2018年4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报告《教师作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创新教学法的重要性》,推介了将深刻影响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6种创新教学法,其中两种分别是体验学习和具身学习。
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符合课程论的本质要求。
在拉丁文中,课程一词的本义是跑道。如果从这个意思出发,学校课程原本就不该把学生整天束缚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各种知识,相反,他们应主动地、充满好奇地奔走在学校、社会、自然等各种“跑道”上,兴奋地感受、发现、探索未知世界。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个体在与某种不确定的情境相联系时所产生的解决问题的行动,是主动探究的过程。基于这种实用主义的教育哲学,他强调学校教育应实现“三个转移”,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活动为中心、从以教材为中心转向以经验为中心。
研学旅行倡导在旅行中探究、在探究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其有效实施有助于消除学校课程和现实社会的壁垒,打通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探究情境、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富有挑战的课程经验,使学校课程回归生活的本位和课程的原点,因而具有重大的课程论意义。
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有何具体策略
实现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需要有具体策略。以下结合浙江嵊州逸夫小学开发的“浙东唐诗之路”研学旅行课程,分析设计和实施研学旅行课程时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充分挖掘研学旅行地域资源。
长距离、长时间的研学旅行活动需要的资金和资源都很多,组织的难度自然也很大,不可能成为常态的学校课程。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就必须善于从自然风光、革命历史、传统文化、改革发展等多个方面深入挖掘、盘整本地的研学旅行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研学活动。
浙江嵊州素有“万年文化小黄山,千年剡溪唐诗路,百年越剧诞生地,中华书圣归隐处”等美誉,尤以“浙东唐诗之路”为显。这条路上,大约走过450余位诗人,创作了1500余首山水诗。李白、杜甫、白居易、贺知章、宋之问、刘长卿、李商隐、杜牧、王维、崔颢、贾岛等都曾在这里击节高歌。中小学教材中也收录了不少相关的古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条路上,至今还保留着千年古朴气息,魏晋风度散落在青山秀水间,如王羲之兰亭雅集、谢灵运木屐赴任等。
为充分利用“浙东唐诗之路”的育人功能,学校对这条散落在长达200多公里水路上的教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确定了一条6地11个点的研学旅行线路(如图)。
系统规划、构建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的研学体系。
研学旅行课程具有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样态,它包含着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多个学科的元素,是复合型、多功能的课程。但是在具体的课程规划和建构时,我们应该遵循“少就是多”这个教育学的基本规律,在关注综合的同时突出某个学科的特点,从而做到点面结合,以少胜多。正是从这一思路出发,我们将“浙东唐诗之路”课程主要定位于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
结合语文学科课标、教材体系、学生年龄特征,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我们提出通过诗路一景,感悟一诗,了解一位诗人,开展一个主题探究,从而亲近唐诗、学习唐诗,感受优秀文化,增强汉语的认同感(见表)。
纲要研制,形成指向发展能力的“三段”自主合作的实施范式。
研学旅行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在内容上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具有探究性、实践性的课程。
在课程纲要研制中,我们提出“用脚步丈量唐诗”的课程口号和“文化之旅、山水之旅、研学之旅、成长之旅”的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主要目标,采用行前准备、行中体验、行后展示“三段板块式”实施范式,关注各个景点蕴含的诗歌诗人和文化元素,让学生参与、主导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注重学科知识融合,通过研学任务单进行观察、访谈、操作、验证和体悟等多种学习方式,从而产生对唐诗、对家乡更新的认识和更深的情怀。
评价跟进,形成研学与旅行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案。
研学旅行的评价包括研学的评价和旅行的评价,研学的评价与研学任务相匹配,一地一方案,以保持研学与评价的一致性;旅行的评价除个别旅行点特殊要求外一般可以通用。两个方案合二为一,评价以简易和可操作为原则,不易过于细化,增加学生负担。
下一篇:职业教育,发展正当时